
常在外旅拍的摄影爱好者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同样是佳能 17~35mm 镜头,装在 EOS 30D 上拍出来的画面,总比用 EOS 5D、5D MarkⅡ 拍的范围小一圈。这并非镜头出了问题,而是数码相机的 “传感器大小” 在悄悄起作用。

这种差异只存在于数码相机中。不同型号的相机,影像传感器的面积可能大不相同,就像给镜头成像画了个 “隐形裁剪框”:传感器面积越大,能 “装下” 的画面范围就越广;传感器面积小,最终呈现的画面就像被裁剪过一样,范围自然更小。
旅拍时拍壮阔山河,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构图。比如用 17mm 广角镜头,装在传感器和 35mm 胶片大小相当的全画幅相机(如 EOS 5D 系列)上,能完整呈现开阔的山谷云海;但装在传感器更小的非全画幅相机(如 EOS 30D)上,画面会被 “裁剪”,等效焦距变成约 27.2mm(乘以 1.6 倍转换系数),广角视野大打折扣,拍出来的场景会显得更 “局促”。

全画幅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和传统 135 胶片一致,镜头的实际焦距就是拍摄时的等效焦距。这意味着广角镜头能充分发挥 “拓宽视野” 的优势,拍大场景时能纳入更多天空、地面细节,特别适合旅拍中记录雪山、草原等宏大风光。
非全画幅相机的传感器更小,镜头焦距需要乘以相应的转换系数(佳能多为 1.6 倍)。这会让广角镜头的视野变窄,但反过来,长焦镜头的 “拉近” 效果会更明显。比如旅拍时用 70-200mm 镜头,在非全画幅相机上等效约 112-320mm,抓拍远处的飞鸟、人文细节时会更得心应手。
了解传感器与焦距的关系,能帮旅拍党更精准地选设备:拍风光优先选全画幅 + 广角,抓细节可用非全画幅 + 长焦。毕竟旅途中光影稍纵即逝,选对设备才能让每段风景都以理想的视野被记录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