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常在外拍的人肯定碰见过这情况:逆光拍雪山日出,雪峰边缘莫名镶了圈紫边儿;拍古镇的飞檐翘角,阳光照到的木檐边上,总泛着一层紫得发虚的光。老影友叫这 “紫边现象”,说起来,还是相机传感器的小脾气。

相机传感器表面有层透明保护层,就像给芯片加了层 “玻璃罩”。顺光拍的时候,光线直愣愣穿过这层罩子,安安分分;可要是逆光或者侧逆光,光线斜着往里钻,路径就变了 —— 好比阳光穿过三棱镜,不同颜色的光分家了,紫色光偏得最厉害,就在明暗交界的地方显出形来。尤其拍那些明暗对比强的场景,比如夕阳穿透云层的边缘、古建筑雕花的高光处,这紫边就格外扎眼。

在咱们跑遍全国的旅拍里,这现象太常见了:在敦煌拍飞天壁画,强光从窟门照进来,佛像衣纹的高光边儿带紫;去婺源拍晨雾,太阳刚冒头时,树梢的轮廓总泛着点紫;就连在古城拍个逆光人像,头发丝儿边上都可能沾着紫调。
其实说白了,就是光线在传感器那层 “玻璃罩” 里走岔了路。对旅拍的人来说,知道这茬就行 —— 拍的时候多留意光线角度,实在躲不开,后期稍微修修也能搞定。毕竟咱们追的是风景里的魂,这点小插曲,挡不住拍出好片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