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南闯北拍了这些年,相机屏幕上的道道划痕,比旅行日记记得还清楚。有人说现在的相机屏幕都 “加硬” 了,不用费心贴保护贴,可真等屏幕磨花了再后悔,不如早点把这层 “防护衣” 穿上。

数码相机那层显示屏保护层,看着亮晶晶挺结实,其实是有机玻璃做的。别管商家说 “加硬” 到什么程度,跟真正的玻璃比,硬度差得远。在沙漠里拍胡杨,相机揣在裤兜里跟沙粒蹭几下,屏幕就多了片朦胧的磨痕;在古镇赶早集,不小心让背包带扫过屏幕,回来就发现多了道细印。这些痕迹平时可能不显眼,可回放逆光拍的雪山时,划痕就像给画面打了层毛玻璃,怎么看怎么别扭。
咱们中国人用东西,讲究 “长长久久”。一台相机少则用三五年,多则跟着走十几万公里,屏幕天天露在外面,哪能不心疼?贴张保护贴,就像给屏幕加了道保险。新相机到手时,先用气吹把屏幕上的浮尘吹干净,淋上一点点清水(别用汽油,味儿大还伤机器涂层),保护贴对齐边角慢慢往下铺,用银行卡边推边把气泡赶出去,几分钟就搞定。

保护贴这东西也有寿命,尤其旅拍路上风吹日晒的,用个半年一年就得换。撕旧膜的时候要小心,别硬扯伤了屏幕。用柔软的棉纱蘸点清水把屏幕擦干净 —— 记住,
千万不能用酒精!前年在东北拍雾凇,我图方便用酒精棉片擦屏幕,结果没出三天,屏幕边缘就裂了道缝。后来才知道,有机玻璃怕有机溶剂,酒精会破坏它的结构,天冷的时候更脆,一折腾就容易炸。这教训太疼,现在擦屏幕只敢用清水。
有人说高端相机用了高硬度玻璃,不用贴膜。可去年在云南拍梯田,同行的朋友用着新款相机,没贴膜,就因为在石头上靠了一下,屏幕立马多了道深痕。倒是我那台贴了膜的老相机,磕磕碰碰无数次,揭了膜屏幕还跟新的一样。
对旅拍的人来说,屏幕是回看风景的窗口。这窗口清亮,才能在某天翻照片时,清清楚楚想起:那张雪山照是在哪个垭口拍的,那片星空背后藏着多少等待的寒夜。给屏幕贴张保护贴,护的不只是一块玻璃,更是那些在路上的时光印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