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在外旅拍的人,肯定遇到过这种遗憾:清晨的日出突然冲破云层,慌慌张张打开相机,等它 “醒过来” 能按快门时,最美的光影早就没了;或是街头偶遇艺人表演,掏相机、开电源,等开机完成,精彩动作已经结束。这背后,藏着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参数 —— 相机的 “开机时间”。
其实相机开机时间很好理解,就是从你拨动电源开关,到屏幕亮起、镜头就绪,能按下快门拍第一张照片的这段时间。别小看这短短几秒,旅拍里很多瞬间,就差在这 “开机的功夫” 上。

为啥不同相机的开机速度差这么多?核心原因有两个。一是相机里的 “内置电脑” 不一样,就像咱们用的手机,处理器快的开机就快。有的相机运算速度快,读取程序的效率高,开机自然利落;有的相机芯片性能一般,读取固件程序时就像 “慢动作”,开机时间就长。二是固件程序的 “体量” 不同,有些相机功能多,程序里要加载的东西也多,比如复杂的对焦系统、多种拍摄模式,开机时得一一准备好,时间就被拉长了;而功能简单的相机,程序文件小,加载起来快,开机也就更迅速。

不过现在很多相机都有了 “优化技巧”,比如提升内置芯片的运算速度,让程序加载效率变高。还有个很实用的设计 —— 开机时同步进行 “影像传感器自动除尘”。以前除尘和开机是分开的步骤,得等除尘完才能开机,现在两者同步进行,相当于 “省下了除尘的时间”,让咱们感觉开机速度快到可以忽略不计。
对旅拍来说,开机快的相机就像 “反应敏捷的搭档”:在车站拍突然驶过的复古火车,在海边拍转瞬即逝的浪花,不用提前开机等半天,掏出来就能拍。尤其是拍人文场景,提前开机容易引起被摄者注意,开机快的相机能让你更自然地捕捉到真实的瞬间,不会因为等待开机而错过精彩。
所以选旅拍相机时,别只看像素和画质,也试试它的开机速度 —— 毕竟旅途中的好风景、好瞬间,从来不会等相机 “慢慢开机”